新华社讯 兔年春节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首个长假。记者在多地基层采访了解到,各地统筹城乡医疗资源调度、织密基层“防护网”,广大医护工作者和防疫人员坚守一线,为群众平安健康过年倾情奉献。
(资料图片)
夯实各项防控举措
落实重点场所防疫举措、建立管理台账、不间断防疫知识宣传……为了让群众过上平安健康的新春佳节,多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行动。
春节期间,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开展2023年开封民俗狂欢节活动,百场演出随心看,百场民俗闹新春,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清明上河园景区工作人员邢潇月说,园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做好公共设施消杀工作,并安排专人值守巡查,“在个人防护方面,进入公共场合戴口罩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大家都自觉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针对春节期间各地文化活动多、人员较为密集等情况,各地通过组建防疫专班、广播提醒、定期消毒等方式落实落细重点场所防疫工作。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冼太庙管理所所长张明志介绍,春节期间,该景区每日人流量约为2万至3万人次,其中有不少春节返乡人员和农村群众。“工作人员做好内外环境消毒,在入口设有佩戴口罩的温馨提示牌。”
河南省西华县下力气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建立12.5万名60岁以上老人、4408名留守儿童、2048名孕产妇、24019名残疾人、2230名独居孤寡老人、16.2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动态管理台账,并建立感染者转运救治机制,确保应治尽治。
重庆市巫山县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设置发热门诊(诊室)42个,并在城区启用流动诊疗车(流动发热门诊)及发热诊疗站,方便春节期间居民就医。
关口前移到社区
在广东省高州市镇江镇大郁村,曾感染新冠病毒的90岁村民邓伯伯春节前治愈出院,在家人陪伴下回到家中。能和子女们过个团圆年,老人倍感欣慰。儿子邓连金说,医院已为老人备齐居家康复所需的药品,附近的石鼓镇中心卫生院距离家里也只有10分钟车程,父亲恢复健康有保障,这个年全家人都过得安心。
记者采访了解到,春节前多地通过驻点诊疗、远程会诊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治疗的指导,同时备好应急设备和药品,把保健康、防重症的关口前移。
在河南省西华县田口乡小王村,记者看到村卫生所上下两层,一层是诊疗区,二层是生活区。一层诊疗区,诊疗室、宣教室、观察室等七个房间被打扫得干净整洁,远程诊疗系统实时在线等待呼叫,药房里退烧止咳常用药品准备充足。
重庆市明确要求协同做好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坚持“关口前移”,加强对“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重点人群的关爱服务。
重庆市巫山县的家庭医生团队、村医生,上门对之前重点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并对相对严重的人员做好更加密切观察。巫山县官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燎说:“春节期间我们有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在岗,医院始终保持有急救团队,发热诊室24小时候诊。”
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为满足居民就医需求,及时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卫健部门组建了245支家庭巡诊小分队,覆盖县内全部230个行政村和15个社区。小分队成员由乡镇或社区包联干部、村或社区干部、基层医务人员组成,开展入户随访服务。
乡村诊所、卫生院“不打烊”
“今年春节明显感到人气和热闹气儿又回来了。”河南省西华县田口乡小王村村医田全彬、盛爱荣夫妇说,“假期回来的人多了,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这些防疫常识绝大多数村民都已经熟知。希望大家都能防护好自己,度过一个健康年。”
田全彬、盛爱荣夫妇已经在这里生活工作27个年头。这个乡村卫生所守护着2800余名村民的健康。春节前,卫生室和村委会已经摸排了村里重点人群的情况。
记者走访了解到,多地村里诊所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春节假期“不打烊”,他们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同时走村入户送医送药。
“这里面有退热止痛、止咳平喘的药,还有一些口罩和抗原检测试剂,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联系医院。”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中心卫生院医生颜达鑫节前来到杨林村村民颜显俊家中,给这位75岁的老人送来了防疫爱心“健康包”,接着他仔细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血氧。据了解,重庆市巫山县分期分批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赠送“健康包”,依托社区网格员、村社干部入户发放,累计发放“健康包”10万余份。
跟随田口乡卫生院院长李永安走进药房,这里,常用的退烧止咳药储备了3周的用量。“春节前的十多天,发热门诊就诊量已经下降到每天两三个人。”李永安说,春节期间,他们主要做好医院值守,并加强跟下辖17个村卫生室、30名村医的沟通联系,发现病例后,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及时就诊救治,如有需要还可以联系市、县医院组织远程会诊,或按分级诊疗机制转诊。
“村诊所、乡卫生院是农村防疫的第一道关口,通过提前整合县、乡、村医疗资源,发挥联动作用,为农村构筑起坚固的防疫屏障。”李永安说。(记者刘媛媛、徐弘毅、韩朝阳、赵佳乐)